首页 > 酒店新闻 > 公司新闻

AG百家乐- 体验真人娱乐的魅力|他为企业厘清法律背后的商业脉络 智能系统10分钟生成合同 获投748万
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3:09    次浏览

◆“砖家宝”创始人杨宇培文|铅笔道记者赵芳馨?导语客户找到“砖家宝”,向律师咨询抄袭国外设计时如何保全自己。“我们不去评判一种行为道德方面的好坏,只给客户法律上的判断。”第一步,律师从法律本身出发,给这家公司梳理了风险有多大;第二步,又从商业角度分析今后业务发展的好坏,风险隔离的交易结构是否有效等。这是“砖家宝”的一个业务场景。今年5月,杨宇培创立“砖家宝”,旨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合同、咨询等量化、标准化的法律服务。正如前述场景那样,律师不仅为客户解决法律问题,更为其梳理背后的商业逻辑,让交付成果落地。为了让律师快速高质量地写合同,“砖家宝”研发了智能合同系统,涵盖股权、借贷、租赁等各法律应用场景,最快10分钟生成合同。目前,“砖家宝”已服务2000多家企业,响应服务10000多次;预计近半年内实现盈利。 注: 杨宇培承诺文中数据无误,为其真实性负责,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,为内容客观性背书。传统律师遇上中小微企业在重庆解放碑的一栋写字楼里,杨宇培带着团队从顶楼43层一直走到最底层。这里共有145家中小微企业,经过走访调查,其中只有不到5家聘请了专职的律师。剩下90%的企业并不是没有法律需求。中小微企业刚刚起步,招合伙人分股权、租赁办公场地、投融资等合同签署,都涉及法律事务。但传统律师收费很高,企业管理者甚至觉得与律师的心理距离很远。此时,杨宇培是大成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(重庆),“也是一名传统的律师”。平时,他和同事们服务于上市公司、外资企业、金融机构等大客户。印象中,企业拿出几万块甚至更多钱支付律师的业务费,“好像都是小数目”。大客户常说一句话,“只要事情办好,费用不是问题”。 ◆ “砖家宝”团队照中小微企业则不然,它们的每一笔钱都要花在刀刃上。但即使有某些中小微企业找上杨宇培的律所时,律师们也不会接。这里有一种刚性要求:10万元以下的业务,我们不会接。这并非出于其它原因,而是律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去服务这些客户。在服务大客户的过程中,律师们渐渐对它们的业务得心应手,适应其需求频繁、差异化和复杂化的特点。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则相反:低频、比较同质化、相对来说也简单化。不同的是,初创阶段的企业对业务本身不是很熟悉,它们的法律需求往往和商业需求有一定结合度。“律师不足够了解这个行业,仅仅从法律层面做了判断,可能不是它需要的。” 眼见着这些企业有需求却无处解决,杨宇培萌生了创业念头。“我应该做一个让大多数企业轻松享有法律服务的项目。”去年5月,他在重庆创立了“砖家宝”。初期,他从法律服务的量化、标准化入手,解决中小微企业的痛点。法律服务的量化标准化企业最常见的法律需求,一是合同,二是咨询。“砖家宝”为其提供了打包服务,如4980元/年、9800元/年、16800元/年的服务包。服务均量化,以4980元/年的服务包为例,其中包括了不限次数的咨询服务、10次合同定制和4小时上门服务。合同定制是最高频的需求,它也是“砖家宝”的自营业务。为了尽快为企业解决问题,杨宇培优化了律师的服务流程。企业提交需求、律师交付合同,都可以在“砖家宝”的微信端或网页端完成。具体过程如下: “整个流程平均在两个小时内完成。”杨宇培介绍道。合同交付后,律师要向客户解释“这个合同为什么这么写”。48时后,客服也会跟进合同的签订情况。除此之外,“砖家宝”还有线下撮合服务。涉及企业的上门咨询服务时,“砖家宝”联系长期合作的律师,让他们为客户服务。对律师们来说,这部分业务就像零售和团购的区别。“零售价格高,团购价格低。”杨宇培曾问过一位从业10年的律师:“帮我写一份写字楼出让协议,你收多少钱?”“大约2000元。”“如果我每天都有5份这样的协议给你写呢?”“可能三五百元。”“砖家宝”保证了合作律师的业务量,服务费用的价格随之降低。“目前我们撮合业务不赚钱。” ◆法律服务商城服务打包之后,为企业提供服务的通常不是相同的律师。常有企业有这样的要求:“我们需要同一位律师服务。”但杨宇培坚持“专人专项”。比如企业第一次需要劳动合同方面的服务,“砖家宝”会匹配一位擅长劳动合同领域的律师,之后他要把企业的情况做详细记录,以便下一位律师深入了解企业。若第二次企业遇到股权问题,“砖家宝”则派出熟悉股权的律师进行服务。“如果还是之前那位律师,他只能瞎忽悠了。”推出自己的产品后,市场和销售团队开始在重庆、成都的创业平台和孵化器等创业聚集地进行合作推广。至去年年底,“砖家宝”积累了200多家客户。同期,它获得京东金融的748万元天使轮融资,估值4000万。京东供应链中的小微企业也逐渐成为“砖家宝”的服务对象。智能合同虽然“砖家宝”从一开始就把律师们分了类,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”。随着业务的增多,律师仍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。律师接触最多的业务就是合同和咨询。杨宇培想,有没有一套系统,能智能化地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呢?今年3月,他组建技术队伍,着手研发智能合同系统。在他的设想中,智能合同要提高律师定制合同的效率。同时,它要尽可能多地覆盖某一细分领域的应用场景。以劳动合同为例,不同岗位的合同是有区别的。“财务、技术、行政,或者高层中层低层,合同都不太一样”,系统则需要针对不同特征生成相应合同。以此类推,借贷、股权、租赁等领域都有一套智能合同系统。律师仍然是智能合同的关键点。技术工程师把系统搭建好,它还需要学习的范本。这时,律师们先把合同写出来,通过思维导图标注出各条款之间的逻辑关系,如并列、选择、排斥等。系统制作合同的精确程度,取决于律师们是否把所能想到的场景全部输入系统。系统还要高效,“让律师迅速、高质量地做出合同”。智能合同涵盖的场景,10分钟即生成合同。但谈到这种高效高覆盖智能化系统的制作方式,杨宇培一笑,“这就是我们的商业秘密了”。6月,智能合同系统上线。但律师的学习成本还比较高,“要记住一些公式,会一点编程”。他想尽量让系统更加可视化,未来可开放给普通用户使用。接下来,杨宇培着重在常见的10个行业,如互联网、金融、教育培训、租赁等进行纵深研究。“我希望‘砖家宝’给客户交付的成果能够落地,真正解决中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。”为此,“砖家宝”的律师们成立工作小组,每个行业每个月要走访15家以上的企业。他们要从需求、痛点、交易模式、上下游、供需两端等对行业进行量化的归纳和梳理,并撰写行业分析报告。他感慨道:“在家里闭门造车和出去走访,对行业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。”目前,“砖家宝”已服务2000多家企业,响应服务10000多次;预计近半年内实现盈利。采访尾声,杨宇培表示正把公司的运营中心迁往北京,“重庆整体的创业氛围还是差一些”。这也是为了扩展“砖家宝”的覆盖范围。此外,他对未来的规划是“技术更智能化,行业研究更纵深,合作更广泛”。The End/编辑 薛 婷 校对 付文学求报道请加pencil-news为好友